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淮商史话
淮安商业文化简史(一)
淮商史话 加入时间:2016-06-26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 19374
  历史文化名城淮安,位于淮河下游,“交通灌溉之利甲天下”。至秦汉,淮阴城已是南北襟喉,江淮要冲,“淮阴市”更是闻名遐迩。隋代通济渠引汴入淮,枕河近海的楚州日益繁盛,被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誉为成为“淮水东南第一州”。宋金对峙,以淮河为界,于盱眙、泗州分设榷场,开展边贸,盛极一时。元代建都大都,运河改道北上,淮安依然为百货辐辏的大都会。明朝永乐年间,平江伯陈瑄浚通清江浦河转运漕粮,南船北马,九省通衢的清江浦崛起为通商大埠,至清朝乾隆年间达到鼎盛。清末因为漕运停废、盐政改革、黄河北徙,铁路绕道等原因,淮安商业受到巨大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淮安商业逐步复苏,改革开放以来,迅速振兴,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淮安商业伴随着历代政权的更迭,中国漕运的兴衰,两淮盐业的起落,呈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浓郁的地域色彩,探究淮安商业文化对弘扬“包容天下、崛起江淮”新淮安精神,加快淮安苏北中心城市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淮安商业的兴衰不仅与历代政权更迭以及“抑商”或“崇商”政策相关,更与运河开凿、漕运兴废,盐政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综合河、漕、盐、榷、工、商、市等各方因素,淮安商业发展大致可分为萌发期(新石器时代至夏商周)、成长期(秦汉至南北朝)、繁荣期(隋唐至元代)、鼎盛期(明清)、衰落期(清末至民国)、振兴期(新中国建国后)。
     一、淮安商业的兴起时期(先秦至南北朝)
水陆要冲为淮安商业发展奠定基础。古淮安境内河道密布,湖泊众多,地势平坦,草木茂盛,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青莲岗文化。早在距今约在6000至7000年淮安先民就开始种植稻谷,部落之间有了物物交换。到了古徐国,逐步出现了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和居间的商人。春秋末期,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长江北岸修邗城,凿邗沟,引江水北上,直抵淮河南岸的末口(现位于淮安区淮城镇新城村北侧),全程约190公里。南北水运航道与淮河交汇于淮安,南北运口成为当时水运交通的枢纽”,加之陆上干道“善道”经淮安境内(大致从青阳、经今泗洪半城、然后过淮河,经穆店、盱眙旧铺、天长汊涧南下到达南京江北岸)通达南北,为淮安商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修筑驰道,陈登则筑邗沟西道,江淮交通更为便捷。在淮安境内数以百计的秦汉时期的古遗址中,有不少制陶、冶铁、织布、酿酒等方面的实物或图案,在一些古遗址和屯田区还出土了大量货币,有的达到数百公斤,这些充分说明当时商业有了很快的发展。夏商周时期,淮安是淮夷、徐戎活动之地。《兮甲盘》铭记载西周关市之征,铭文中说:“淮夷旧我帛晦(贿)人,毋敢不出帛、其积、其进人。”就是说淮夷必须向周王朝交纳吉金和财物,以及提供劳动力,否则就要讨伐。
  “义利兼顾”的淮商文化出现雏形。相传东周时期,管仲、鲍叔牙都是齐国著名良相、政治家,两人自幼相处,情同手足。皆因家境贫寒,从事小本买卖养家糊口。他们来到商贾云集、酒坊密布的古泗州从事酒水贩卖,收入渐丰后便以此为业。但不管赢利多少,二人都到一僻静处平分。有一天,二位先贤意外拾得金条,苦寻无主后管鲍认为,“天赐金,焉私分,当遗于民”,旋即分黄金与当地南北两乡村民。后人感念管鲍的分金精神,自筹钱款于明代万历年间在盱眙管镇镇街西约50米处建分金亭。体现了古淮商“义利兼顾”的文化品格。
  淮盐之利初步显现。自1954 年在盱眙与泗洪交界的下草湾发现古生物化石以来,考古学家在该地区陆续发现古猿及古人类的化石,从那个年代起人们已经开始食盐。夏、商、周三代,盐在产地征税,或作为土贡上缴国家,由民众自由开采运销贩卖。迄至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管仲为相,始对食盐生产、销售和买卖加以管理,开中国盐法之先河。汉初吴王刘濞在淮河南岸“煮海水为盐”,自白蒲(今如皋境内)至黄浦(今淮安区、宝应县交界处)筑堰五百里,护盐通商。“以故无赋,国用富饶。”。汉景帝三年(前154)正月,刘濞起兵广陵,西渡淮,那时淮阴人枚乘任吴王濞郎中,曾对比汉、吴情况感“夫吴有诸侯之位,而实富于天子。”
  形成控扼淮泗咽喉的城镇群。两汉时期淮河流域一直是朝廷物资供应的主要产地,淮安境内秦汉时期的古遗址考古表明,当时制陶业、冶铁业、纺织业、酿酒业已十分发达。控扼淮水、泗水咽喉的淮阴城与淮泗交汇处的泗口镇、邗沟入淮末口的北辰镇,同为南达长江、北达河济、西出中原、东出黄海之枢纽,三位一体,相互往来,共同构成了淮水下游的最大城镇群。而淮阴故城居中策应,襟带二口,并西控长淮,最为繁华。泗口作为交通咽喉,由河入淮,或由淮入江,此其必经之地,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四百年间成为南北对峙的军事重镇。淮阴城内有官府在指定的地区设立并由官府管理 “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当时的“淮阴市”名闻遐迩,商业异常繁荣,是先秦古籍中所能见到的少数几个“市”之一。此时期,淮安城镇的饮食业也已十分发达,淮人枚乘所著《七发》中罗列出一份食谱,历史学家认为,《七发》中的这份食单,当是江淮一带上流社会饮食生活的一种反映。
      二、淮安商业的初步繁荣期(隋唐至元)
  南北朝以后,中国的经济中心已经从黄河流域转移到江淮流域。隋大业年间,大运河凿成,淮安则成为漕运重要孔道。唐初,涟水成为全国四大盐场之一。楚州(今淮安)、泗州(今盱眙县城对岸)成为运河沿线的两座名城,淮安商业由此进入一个繁荣的时期。元代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期间先后开挖了“洛州河”和“会通河”,把天津至淮安之间的天然河道和湖泊连接起来,并南接邗沟和江南运河,直达杭州,促使元代淮安商业得以继续繁荣。
成为全国粮食集散中心。唐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中心的南移,两淮成为唐朝的重要粮食基地。北宋统一后,社会安定,淮安的种植业得到长足发展。唐朝肃宗、代宗时期,陆羽著的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商品学专著《茶经·七之事》就有“山阳南二十里,有茶坡。”的记载。同时盐业也十分发达,丰富的物产为淮安的商业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苏门四学士”之一,楚州淮阴人张耒曾描绘过淮河、 运河交汇处的盛况: “ 南商越贾, 商帆巨航, 群行旅集。居民旅肆, 烹鱼鲡酒, 歌谣笑语, 联络于两隅。” 
  唐代漕粮,愈益以江淮为重,朝廷组织数千漕船,年运百余万石江淮租粮北上。高宗以后,每年通过汴河运至关中的粮食约增至二百万石,最高时达四百万石。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任命刘晏接办漕运。他将全程分成四个运输段,建转运站。江淮的粮食因此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长安,每年运量达四十万石至一百万石,解决了粮荒还有所储备。而改进转运法后,使得位于通济渠入淮汴口的泗州,位于淮扬运河入淮处末口的楚州,成为漕运要津,并迅速繁荣起来。
  北宋时期,年漕运量达到漕运最高额,名臣范仲淹就曾任楚州粮料院监司。公元981年始规定,汴河岁运江淮岁米300万石。到公元995年,增加到580万石。公元1008年,达700万石。景祐三年(1036),朝廷“诏知真、楚州自今并兼管勾催遣纲运事”,当时发运使(漕督)在楚州设有行署,以淮南转运副使常驻淮安。常驻北神堰为漕运服务的士兵计有五至七万余人。特别是漕船“回空载货”,为楚州、泗州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当时楚州、泗州设有堆垛场和转搬仓,这是楚泗地区商品贸易繁荣的又一重要标志,当时的大宗商品不仅有粮食、食盐,还有药材、丝麻、竹木、酒类等。
  成为全国食盐集散中心。唐宝应元年(762),著名的盐铁使刘晏,在淮南、北设四场十监,涟水海口盐场为“四场之首”。在涟水漕运津要设盐仓坨(露天盐堆),以接收运淮北盐,这是淮安作为盐业集散中心地位的最早记录。宋朝建立完备的食盐专卖制度。北宋建都汴梁(今开封),盐运量创历代封建王朝之最,有资料记载,楚州“岁鬻盐四十一万七千余石”,涟水岁产盐“十一万五千石”,后来有所增加。
  武则天垂拱四年(688年)。开凿北起海州(今连云港海州区),南达涟水入淮的盐河,为此,淮北盐运大兴。天禧元年(1017),海州的板浦、惠泽、洛要三个盐场,每年运销食盐四十七万七千余石。盐业运销也模仿漕运模式,依赖漕运机制和利用回空漕船。在涟水建海盐转搬仓,涟水仓专接收海州、涟水生产的盐。为了保证淮北盐的运道畅通,朝廷于熙宁年间(1068年 - 1077年)开浚支家河,由海州经涟水城西十五里至楚州河北镇入淮河,赐名“通涟河”。
元初,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旅行至淮安,在其游记中称: “应知此城制盐甚多,供给其他四十城市之用,由是大汗之收入甚巨。”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江南盐一引增至一百五十贯,造成官盐既贵,私盐愈多。元惠宗至正年间(1341~1368)虽罢食盐抑配,然民困已深,祸机已伏,两淮盐贩张士诚与其他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元朝遂亡。
淮水东南第一州:楚州。早在唐朝的时候,淮河就是我国重要的通海孔道。东邻朝鲜、日本等国与中国政府正常交往,往往都是从淮河进出,特别是民间文化、经济贸易、交通运输方面,出入淮河更加频繁。楚州又处在古运河与淮河交汇处,交通十分便利,加之经济富庶,是沿海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很自然的成为一个港口城市。对外商品贸易很兴旺,日本、新罗、大食等国商人都到此贸易。并建有“高丽馆”、“新罗坊”使臣客商提供便利。日本圆仁和尚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记述日本国19次遣唐使,有11次从楚州港出海归国。
  唐代开元年间,天下州府按大小地位,分为“四辅、六雄、十望、十紧”,楚州位列十大紧州之一,为全国性的大城。北宋时楚州地位应比唐代有所上升。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王安石推行市易法,于汴京设都市易司,边境和重要城市设市易司或市易务,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并允许商贾贷款或赊货,按规定收取息金。楚州市易务的设立,在全国尚属首批,此事反映了楚州当时在全国经济地位的重要性。熙宁十年(1077),中国商税超十万的城市有三个:杭州(十七万三千贯)、汴京(十五万三千贯)、楚州(十一万三千贯)。
东南之户枢、中原之要会:泗州。泗州城南临淮水,西靠汴河,有“水陆都会”之称。唐开元年间,徙泗州府于临淮县(今盱眙县城淮河对岸)。从泗州通过淮河、运河、汴河和长江,可抵南京、开封、洛阳等重要都市。泗州城地处南北要冲,州城规模较大,汴水穿城而入淮,因此,泗州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漕运中心,商贾云集,辎铢喧闹,辉煌了900多年。南来北往的豪商巨贾则“多游利于此”。边塞甚至外域的 “越商胡贾”都来此经营。城中还设有大型的中转仓,闽越和江淮地区漕粮及其贡品,多到此卸货回程。泗州还设有淮口盐铁院,由中央派出的盐铁官掌管江淮海地区的盐铁经营。
  明代,泗州城城中船舶如流,店铺林立,商贾蚁集,更为繁盛,其鼎盛的原因除了经济原因外,还有一个重大的政治背景,即朱元璋的祖陵建其北侧,每年的各类“祭祀”活动使泗州城成为朱明王朝的“行宫”,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黄河夺汴入淮,泗州城遭没顶之灾,至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全城彻底被泥沙埋没。
  宋金对峙时淮安成为边境贸易之地。南宋时期在和金兵作战过程中,宋高宗听信谗言,强令退兵,与金人签定了“绍兴和议”。宋朝每年向金敬恭白银25万两,绢25万匹。为了按时交纳“岁贡”,宋朝在宝积山建立了币库。按照规定,每年春季,把岁币,送到淮河对岸的泗州城。
宋金和平期间,于绍兴十二年(1142)分别在盱眙、泗州等地设榷场,即贸易市场,互通有无,获利甚丰。南宋输入金国的商品以茶为大宗,每年值银三十多万两。其次是木棉、虔布、沙塘、陈皮、香草、檀香、犀角、象牙、杂货等。金国输入南宋的商品主要是北珠、药材、丝绵、绢、棉、盐等,大商人有贩北珠至数百颗者。两国商人在榷场互市,每交易千钱,各收五厘入官。“南北贸迁,凡物与土产无异”,也就是说中国南北的一切商品,当时都是如同“土产”毫无稀罕之处,这反映了当时商品丰富的程度。
  淮安美食佳酿闻名天下。唐宋时期许多著名诗人游历淮安对淮安美食佳酿赞不绝口,留下了许多千古篇章,如“螟投淮阴宿,欣得漂母迎。斗酒烹黄鸡,一餐感素诚。”(李白《淮阴书怀寄王宋城》)  “三年京国厌藜蒿,长羡淮鱼压楚糟。”(苏轼《赠孙莘老》)“淮白须将淮水煮,江南水煮正相违……饔人且莫供羊酪,更买银刀二尺围。”(杨万里《初食淮白鱼》)“食鱼何必食河鲂?淮浦雪鳞更腴美。”(梅尧臣)
  南宋建炎年间,巾帼英雄梁红玉与丈夫韩世忠一起镇守淮安,被金兵围困淮安城中,粮草不济,以蒲根充饥。为此,蒲菜不仅成了抗金菜,后经历代名厨改造,遂成江淮名菜之一。
北宋年间有“清淮酒”,相传为造酒师王九传法于山阳。大诗人梅尧臣有诗曰:“上字黄封谁可议,偷传王氏法应真。清淮始变醅犹薄,句水新来味更醇。”(《依韵和正仲寄酒因戏之》)所谓“黄封”即皇家封条,可见“清淮酒”已成为贡品,因“清淮酒”产于当时楚州,故又称之为“楚醅”。
(未完待续)
 
上一条:从淮安城走出的民国四大银行家
下一条:淮安商业文化简史(二)
TEL:0517-83678089 120796222@qq.com 服务QQ:499573236
网站备案号: 建议使用IE7.0以上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2013 淮商网 淮安市工商业联合会 淮安市总商会 版权所有
关注淮安市工商联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