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创业故事
丁祖诒的创业传奇
创业故事 加入时间:2016-03-19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 36304

 他是中国当代杰出的教育家,民办教育事业的拓荒者,西安翻译学院创始人,民办高校的东方之子”,是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是美国国会特别认证授予的“受尊敬的教育家和中国大学校长”,是由西安当地500万市民评出的“魅力先生”,是“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他是十年十人,陕西精神的传承者……

1987年,他从租赁一间教室起步,经过多年努力使得西安翻译学院享誉全球。西译也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中国民办高校的样板和典范。20多年中,他在办学过程中坚持倡导和践行“高尚教育”,没花国家一分钱,为国家积累了固定资产十多个亿。逝世后,家人用社会各界送来的慰问金和他的工资以及家属补贴共计100万元,以先生的名义设立了“丁祖诒奖助学金”。

如果没有他,数万高考落榜生又将是另外一种人生轨迹,也许很多人一生将无缘跨进大学的校门。

他是丁祖诒。他开创了新时期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一个又一个的传奇。而他的一生,也被大家认为是一个传奇。

让无助者有助:开创“第二希望工程”

1939年,丁祖诒出生在江苏洪泽一个书香人家,父亲丁承纲曾任南京地方法院民事庭的高官。由于家庭的原因,少年时学习成绩优异的丁祖诒因为“政审不合格”被大学拒之门外,不幸落榜了。或许是与他落榜生的经历有关,丁祖诒对落榜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落榜生就像烧了七八十摄氏度的水,如果给他们添一把柴,让他们在民办大学进行深造,他们同样会成为高等专业人才,他们同样是我们祖国未来的希望,这应该是第二个希望工程。”

为了让无数像自己一样的落榜生能够有学可上,丁祖诒在年近半百的时候开始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次奋斗。1987年,48岁的丁祖诒辞掉了公办大学教师和外语教研室主任的舒适工作,一家三代七口人从大学分配的大三居室,搬回到原单位15平方米的陋室中。这一年,他在有关部门的帮助支持下,正式创办了一所民办大学——西安翻译培训学院。

20多年来,在丁祖诒的带领下,西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花国家一分钱,以2000余亩自有校园和10多亿元自有净校产等综合实力和总体规模,成为当前享誉国内外的我国民办高教领军高校,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民办本科院校,获“全国20所人民满意的民办高校”、“全国十大万人著名民办高校”、“全国学生就业实力十强民办高校”、“全国十大最佳民办高校”等多项殊荣。

 

为民学拓荒:创建“丁氏教育模式”

丁祖诒为什么能够成功?因为丁祖诒总是勇于创新,敢为人先!

作为民办高校,丁祖诒率先摒弃当时主流的民办高校依靠租赁校舍的办学格局,投入重金,拥有了自有校舍和校产。在教育上,丁祖诒更是遥遥领先。他开创性地提出了培养“复合实用型双专业涉外人才”的教育新模式,制定出“外语+专业+现代化技能”的叠加式教学体系,提出了对学生的“准军事化管理模式”,这个体系后来被命名为“丁氏教学模式”。

为此,国家人事部人事与人才科学研究所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西安翻译学院丁祖诒教育管理模式高层研讨会”,近百名专家参加了会议。这个模式,要求学生在入校后先学习英语系大专段全部课程,继而选修国际会计、国际贸易、国际旅游、涉外文秘、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等专业方向课程,另外,要求学生在校三年内,掌握办公自动化、礼宾礼仪、现代公关、外贸函电、书法和小汽车驾驶等多项技能,以适应三资企业和劳务输出的需求。丁祖诒开创的这种“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大学后继续教育融为一体,把专业深造与现代技能培训合二为一”的高等学历教育模式,极大地丰富了高等教育的内涵,对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体系的改革,无疑是有着先驱性的指导意义。

 

为民学永不停顿:推行全国唯一“无学历专才”试点

丁祖诒引用自己的一篇论文指出,为解决高考落榜生和在职职工获取大学文凭所设的自考制度,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大创举,但它只是一种考试而无法取代教育。因为对取得的成绩不满足,因此他领导的西安翻译学院总是在变革。一些民办学校都在伸手索要颁发国家承认的专、本科学历文凭资格,甚至自觉或不自觉地要依附于公办院校,他却反其道而行之,要搞一块属于自己的“试验田”:从报考西译的自考生中每年挑选100名佼佼者,组成“西译研修学院”,学制为5年,以封闭式教育为主,修业期满成绩合格者由学院自己颁发不属国家学历文凭教育系列的西译本科毕业证书。

在当时有媒体用“撞南墙”来形容丁祖诒的这一创举。而丁祖诒回答道:我们这是在“破天荒”!到底是“撞南墙”还是“破天荒”?用伟人的话来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几年过去了,以研修学院学生为主要组成的西译选手们在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全国英语风采大赛、全国翻译形象大使大奖赛和全国精英口译翻译大赛等全国四大英语赛事比赛中频频取得优异的成绩,被国内高校誉为“当今全国高校英语赛事中异军突起的一匹黑马。”丁祖诒和西译敢于吃螃蟹、走多样化培养人才的道路更是被国内外有识之士推崇。

 

创新教学模式:万人晨读响彻终南

丁祖诒认为,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础阵地之一,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蓄水池,但长期以来,社会对民办高等教育的认知存在着明显误区,对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都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另一方面,丁祖诒也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录取层次相对公办一本、二本院校较低这种客观存在的事实让民办高校必须针对自身培育目标、方向和整体特点找准坐标,探索出一套改进、提升教育质量的培养模式。

万人晨读是丁祖诒教授提升民办高校教育质量的又一创举。从2008年春天开始,丁祖诒教授提出了“读书、做人;文明、亲情;变革、奋进”的十二字校训,而后在全院上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西译大晨读活动,催发了“终南山下大晨读”的壮丽景象。这个一度淡出人们视线的传统的朗朗读书声再次回荡在久违的校园,让全国的同仁和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又一次将目光投向西译,传统的回归让人们睁大了眼睛,西译几万人长达五年的大晨读,奏响了“终南山下的天籁之音”。三四万朝气蓬勃的青年学子沐浴着晨光,感受着先贤经典洗礼和现代西方语言的熏陶。

 

捍卫教育尊严:终身践行“高尚教育”

 “教育是不应该以营利为目的的,教育是教书育人的,它是非常高尚的。”“什么是高尚教育的灵魂?高尚教育的灵魂是‘不做学商’,以‘学生’为本。”丁祖诒对高尚教育这样进行诠释。

丁祖诒教授认为当前的教育继续回归教育的高尚本性,恢复教育的道德教化功能。他高屋建瓴地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两个层面,界定了高尚教育的内涵:高尚的人从事高尚教育;培养高尚的人。

“高尚教育是要真办学”!而衡量一所学校是真办学还是假办学,学费的流向当是至为关键的因素,是检验真假办学的一块试金石。这是丁祖诒教授早在办学之初就提出的论断,后在京举办的“丁氏教育管理模式研讨会”上及在北京大学所做的专题演讲中,他再次做了明确的阐述。

丁祖诒教授特别强调,办学者首先自身必须是无私的,是有高尚人格和高尚情操的,要有蜡炬精神、春蚕精神、献身精神。不贪财,不谋私,一心一意真正把心思放在办学上,放在学生的切身利益中,要最大限度将学费投入在办学条件、办学设施的改善上,最大限度投入在有利学生的学习进步、成长成才、全面提高上。西安翻译学院20多年来始终坚持取之于学、用之于学,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高尚教育,正是检验真假办学的试金石。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传奇淮商王强众
TEL:0517-83678089 120796222@qq.com 服务QQ:499573236
网站备案号: 建议使用IE7.0以上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2013 淮商网 淮安市工商业联合会 淮安市总商会 版权所有
关注淮安市工商联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