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商机资讯
展现总理家乡风采,奏响淮安时代旋律
商机资讯 加入时间:2019-04-17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 36487

 

  仲春时节,万众期待的全国两会如期而至。我市4位淮商代表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认真履行神圣职责,为发展建言,为民生献策,传递了淮安好声音,展示了淮商新形象。

 

王强众 : 推动一二三产融合,让农民增收有路子


  民营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 ( 以下简称报告 ) 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6%-6.5% 的 预 期 目 标。 围绕这一目标,民营企业该怎么干 ?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共创人造草坪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强众表达了淮安企业的责任担当。

  “报告很实在,许多工作任务都细化到具体的指标数值。”王强众说,让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减税降费工作,其中,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 16% 的增值税税率降至 13%,可以说是为民营企业发展送上了大礼包、注入了强心针。“这些举措大大增加了企业发展和扩大投资的信心。”王强众说,下一步,企业将认真学习领会两会精神,用好用足政策,全力做好共创人造草坪的上市工作以及中央厨房二期项目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是王强众持续关注的内容。在他看来,报告对今年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为农业企业和农民带来了更多福音。“我们将以中央厨房项目为抓手,加快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农民增收有路子,生活更有奔头。”全国两会上,王强众还带来了一份关于“进行食育立法,提高国民健康素养”的建议。他介绍说,通过调研和观察发现,当前家长、学校对食品营养科学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建议将“食育”纳入素质教育体系,进而提升青少年的饮食文明、饮食科学、饮食卫生素养。

 

 周素明 : 中国白酒国际化需要文化先行

  中国白酒是中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液态符号,最具民族精神的飘香名片。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国际化布局已经成为中国白酒行业的重要发力点,对于如何加快中国白酒国际化,也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酒业代表热议的话题。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素明认为,白酒行业真正实现“出海”还面诸多挑战。“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使得中国白酒的国际化发展正处于一个重大历史机遇的风口上。中国白酒国际化最重要的是将文化和产业进行有机融合,共同打造“国际版的白酒文化产业”,重视文化的输出与认同,整合国际传播资源,用世界语言诠释中国白酒文化积极的价值观,讲述中国酒文化故事,展示中国白酒的工匠精神,传播白酒健康养生之道,让外国朋友了解中国白酒。同时,要有国际化思维,系统梳理研究国际化的法规标准、风味口感、产品包装、场景渠道、风俗习惯等诸多问题。在适应中占位,在改变中立足。

 

杨庚豹 : 以高质量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听完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我觉得今年的建议提对了。”日前,全国人大代表、淮钢公司轧钢厂三轧车间副主任杨庚豹畅谈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感受,分享精心准备的建议。

  杨庚豹多年工作在生产一线。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杨庚豹更加关注基层工人的需求,这次他把工友们的期盼带到了全国两会上。杨庚豹说,一线工人工作条件艰苦、劳动力强,要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首先要在待遇和劳动环境上给予工人更多关照,在成长渠道上提供更多选择,让奋战在一线的工人能够留得下、稳住心、干得好。

  杨庚豹建议,既要注重高端科研人才的培养,也要加强一线技术工人的培养,不断提升生产一线工人应用新技术、操作新设备的能力。“这里要特别注重对年轻人的培养,年轻人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是企业发展的未来,也是传承工匠精神的主力军。”杨庚豹说。

  “回去之后,我将更好地履职尽责,把两会精神传递到基层一线。”杨庚豹说,他也将更加坚定地投身到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努力带动培养更多年轻技术人才,共同为企业和淮安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李叶红 : 让技术成为农民致富的“金钥匙”

  今年全国两会上,来自农村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盱眙县天泉湖镇杜山村业盛鲜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叶红最关心关注的话题还是乡村振兴,李叶红针对当前乡村振兴的人才短板,提出了真知灼见。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农业科技改革创新,大力发展现代种业。“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李叶红说,目前,无论是来自高校还是农业部门的技术人才,很难真正扎根农村,大多时候是指导完就走,缺乏系统性和长期性。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希望,留住人才,关键要有更加优良的环境。希望政府出台更多鼓励人才下乡的政策,在科研经费、生活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更大保障,让更多科技人才留在农村、服务农民。

  在李叶红看来,乡村振兴不仅要留住外来人才,也要大力培养乡土人才。实践中李叶红发现,农业不再靠天吃饭,有无技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地的效益。要让农民有技术,教育培训是重点。她建议,政府要加大对农民技能的培养力度,让更多农民自己掌握种植、养殖的技能,更科学地从事生产。同时,划定农业技能的等级,为学习成绩优异的农民颁发证书,推动农业专业化、职业化。“只有这样,农民才能从土地上收获更大收益,才能让更多农民愿意留在农村,发展农业。”李叶红说。

 

上一条:对近百家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的调查 企业融资,新鲜血液不可少
下一条:做强第一资源 赋能产业升级——江苏人力资源产业年营收超1500亿元
TEL:0517-83678089 120796222@qq.com 服务QQ:499573236
网站备案号: 建议使用IE7.0以上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2013 淮商网 淮安市工商业联合会 淮安市总商会 版权所有
关注淮安市工商联微信公众号